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赴青海巡回医疗队 | 西苑医院专家让基层医院里七旬患者安心手术

发布时间:2025-09-15 浏览次数:
字号:

秋日的青海同仁天高云淡,下午3点,同仁市中医院手术室里的无影灯第一次为一位特殊患者点亮——71岁的藏族老人多杰(化名)大爷静静躺在手术台上,等待一场期盼多年的手术。

微信图片_2025-09-19_115218_403.jpg

这是一台看似平常却意义非凡的肛肠手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专家团队进驻还不到36小时,同仁市中医院外科就在赵卫兵主任的带领下,完成了医院建院以来的首例肛瘘根治术。手术室内,来自北京的专家以精湛技艺诠释了“国家队”的水平,而设备齐全的基层医院手术室,正见证着一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生动实践。

微信图片_2025-09-19_115220_762.jpg

多杰(化名)大爷罹患复杂性肛瘘伴混合痔已有多年,曾辗转多家三甲医院,得到的结论都是“必须手术”。但由于高龄、基础疾病以及远赴外地手术的种种顾虑,治疗一再推迟。转机出现在9月初。得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专家将常驻同仁两周,家人第一时间带着老人前来。“真没想到,在北京都一号难求的专家,竟能来到家门口为我们做手术!”多杰(化名)大爷的儿子手握病历本,声音有些发颤。

微信图片_2025-09-19_115225_319.jpg

下午3点30分,手术正式开始。赵卫兵主任身着绿色手术衣,坐在手术台前。这间按二级医院标准配置的手术室,设备器械先进齐全,虽不及北京顶尖医院,但都经过了严格的消毒检测。

“止血钳、吸引器。”赵主任的指令沉稳清晰。他手法轻巧地切开病灶,对瘘管进行精准剥离。在本院医师的协助下,每根细小血管都被精细结扎,每处组织分离都恰到好处。与常规手术的大范围切除不同,他采用了保留肛垫的微创术式,极大降低了对患者功能的损伤。

微信图片_2025-09-19_115227_646.jpg

最让现场医护人员叹服的是,作为硕士生导师赵主任始终保持着“教学式手术”的节奏:“注意这里,肛瘘内口务必清理彻底,否则易复发”“结扎注意避开括约肌深层”……每个关键步骤都配有理论讲解,让观摩学习的本地医生频频点头。

手术台旁,准备好的祛毒二黄汤药液散发着淡淡药香。术后患者不仅将接受西医抗感染治疗,还将配合耳穴压丸、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疗法。赵主任一边操作一边解释:“在基层医院,更要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减少抗生素使用,帮助患者更快康复。”

微信图片_2025-09-19_115229_830.jpg

4点10分,手术顺利结束。腰麻清醒的多杰(化名)大爷第一句话是:“结束了?一点都不疼!”监测仪显示,他生命体征平稳,出血量不足10毫升。赵卫兵主任没顾上休息,立即带着本地医生复盘手术:“盆底毛细管网丰富,患者高龄血管脆性大,止血必须更彻底。”

送回病房时,多杰(化名)大爷缓缓抬起手臂,朝着随行的医护人员,坚定地竖起大拇指。他眼眶湿润,嘴角却扬起笑容。那一刻,无声的感激,胜过千言万语。

微信图片_2025-09-19_115231_561.jpg

未来两周,这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派出的“国字头”医疗团队,还将在同仁市中医院开展多台高难度手术。他们不仅带来前沿的技术与理念,更针对当地肛肠疾病高发的情况,策划了一系列专项培训。

微信图片_2025-09-19_115233_194.jpg

专家下沉,技术生根。这台手术,不只是北京专家在高原小城完成的一次精湛操作,更是一次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的深刻见证。而当专家离开之后,他们所传授的技术与理念将继续在这里生长、开花、结果——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正逐渐成形,成为守护这片土地上人民健康的中坚力量。

赵俊男 张柏钰  西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