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主任医师
学历:医学博士
所在学科:中医妇科学
专业方向:中医药诊治妇科生殖内分泌疾病的临床机制研究
电子邮箱:makun20210202@163.com
出生年月:1962年7月
党派:中共党员
教育经历:
1989年9月~1992年7月: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西医结合妇科硕士,导师孙立华
1994年9月~1997年7月: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妇科博士,导师傅方珍
2004年12月~2007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学博士后,导师李连达院士
2012年8月~2016年5月: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导师王永炎院士、肖承悰教授、蔡连香研究员)
工作经历:
1985.08~1989.08:西苑医院妇科,住院医师
1992.07~2000.12:西苑医院妇科,主治医师
2000.12~2006.12:西苑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
2006.12 ~至今:西苑医院妇科,研究员
个人特点:
从事妇科临床科研40年,擅长中西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诊治妇科生殖内分泌失调疾病;
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研究,创新性地发展了“肾主生殖” 的理论;
重视中药材及中成药在不孕症与优生优育领域中的安全性研究。
最看重学生的品格:
敬佑生命的道德品质、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甘于奉献的职业素养。
1.中西医结合诊治妇科生殖内分泌失调及其相关疾病的临床及作用机制研究,深入探究无排卵型异常功血、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性血症、高泌乳素性血症、卵巢早衰/卵功能低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黄体功能不全、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等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疗效机制
2.不孕不育与优生优育的研究
结题及获奖项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功血中医证侯量化诊断标准的研究(04-05LP49),2004.10-2009.03,10万,课题负责人;
2.科学技术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中成药疗效及安全性基本问题研究”含马兜铃酸中药材及中成药安全性评价的示范性研究(2004BA721A10),2004.11-2006.12,10万,课题负责人;
3.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含马兜铃酸中药材及中成药安全性评价的示范性研究的药效学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9724),2004.10-2007.05,5万,课题负责人;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课题),调经助卵丹治疗排卵障碍性(黄体功能不健)不孕的临床和实验研究(93C049),1994.01-1995.12,4万,课题组长;
5. 首都医学技术发展基金项目,补肾活血方案在卵巢功能障碍(排卵障碍性不孕不育)中提高卵巢对促性腺激素反应性机制的研究(SF-2009-Ⅰ-02),2010.01-2012.12,50万,课题负责人;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补肾促卵冲剂保护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卵母细胞线粒体DNA氧化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81674019),2017.01-2020.03,56万,课题负责人;
7. 中国中医科学院国际合作项目,中德合作关于补肾促卵冲剂治疗卵巢早衰中卵巢颗粒细胞凋亡蛋白表达的机制研究(GH2017-02-02),2017.08-2019.08,20万,课题负责人;
8. 科技部项目,藏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人才培训服务”子课题(2016ZYPT01),2016-2020,58.50万,课题负责人;
9.中国民族医学会科研项目,补肾活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研究(2017KYXM-Z155-15)2017.10-2020.12,66.5万,课题负责人;
10. 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过程项目,孙立华名老中医工作室,2017.08-2023.08,15万,课题负责人;
11.中国民族医学会科研项目,补肾活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更年期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2017KYXM-Z160-20),2017.10-2022.12,30.1万,课题负责人;
1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湿热瘀阻兼气虚证)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Z0546-3),2018.08-2025.07,303.61万,课题负责人;
13.横项课题,定坤丹保护卵巢功能不全卵母细胞线粒体DNA氧化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2018.08-2022.08,25万;
1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岐黄学者专项,2019.03-2023.03,180万;
15.北京市自然基金课题,补肾促卵方调控氧化应激反应信号通路治疗卵巢早衰的分子机制研究,2021.01-2023.12,20万,课题负责人;
16.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基于血管新生探讨补肾促卵方调控SDF-1/CXCR4信号通路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作用机制研究(CI2021A02406),2021.10-2024.10,20万,课题负责人;
17. 中华中医药学会立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11221-BZ-CACM),2021.12-2024.05,课题牵头人。
18.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北京市中医妇幼名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马堃中医妇幼名医传承工作室(2022-FYGZS-3),2022.02-2025.04,15万,课题负责人;
19.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基于Denndla调节雄激素探讨补肾促卵冲剂治疗PCOS所致排卵障碍作用机制(CACMS-KY-2022003),2022.12-2025.07,课题负责人。
论文论著:共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SCI源期刊论文10篇,发文期刊最高影响因子5.6;
科研奖励:第四届妇幼健康科技奖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一等奖1项;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和二等奖各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三等奖4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九届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一等奖1项; 2023年“补肾活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所致不孕症的临床(及机理)研究”、“中西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策略的探讨”获中国中医科学院最具影响力优秀中文学术论文。
学术兼职: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妇科分会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妇科分会第一届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和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指南评级RAST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中医药促进会妇产科与辅助生殖专业委员会和妇科流派分会副会长;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中医妇儿食疗专业委员会大会当选副主委;世界中联临床研究数据监查与决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会回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中医协会女性全生命周期康养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药杂志》《中医杂志》(中英文)《中国针灸》《针刺研究》《中华生殖与避孕》《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中医学报》(中英文)《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编委审稿专家。建有“马堃岐黄学者工作室”、北京市“马堃中医妇幼名医传承工作室”、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名家科普工作室”。
人才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优秀临床人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第六批北京市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中医管理局)
北京市“3+3”工程“孙立华名老中医工作室”负责人(北京中医管理局)
“马堃中医妇幼名医传承工作室”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书院江苏分院特聘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浙江省健康研究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海南省临床医学中心妇科(扶持学科)建设项目顾问
山西省第二批外聘专家,“马堃中医妇科山西工作室
2016年12月30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017年荣获(第三届)人民好医生
2018年12月24日入选首届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计划(岐黄工程)岐黄学者
2021年4月入选“首都名中医”
研究生、博士后培养情况:
出站博士后1名,在读博士研究生2名,在读硕士研究生1名
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15人、硕士研究生17人
指导学生均就业(含升学等)18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