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教学
庞博

职称:主任医师、副教授

学历:医学博士

所在学科:中医内科学

专业方向:中医肿瘤病学

电子邮箱:drpangbo@gmail.com

基本情况
研究方向
科研工作
学术成果
人才团队
奖励荣誉
教学工作

出生年月:1983年

党派:九三学社

职务: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

个人特点:

积极上进、注重临床和经典、基础研究由研究生在合作单位完成(不外包)、对学生以放养为主,慷慨大方、同理心强、情商高、效率高,社恐、厌蠢、怕麻烦、不喜欢絮叨,对于叛师、爱骗人、同样错误出现三次以上的学生脾气极其不好

最看重学生的品格:

珍爱生命、学术诚信、诚实严谨、执行力强、领悟力强、乐观积极

1.中医药肿瘤(胰腺癌、卵巢癌、肺癌、脑胶质瘤)防治临床与基础研究

2.老中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方法学研究

3.中医经典训诂与临床思维方法教学研究

在研项目:

主持科研课题24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9项,总经费535.60万元,在研经费367.60万元。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NETs调控CCDC25/ILK-β-parvin通路探讨脾积丸重塑转移生态位延缓胰腺癌肝转移的效应机制(82474603),2025.1—2028.12,45.0万元,项目负责人;

2.中医药肿瘤科学数据系统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HLCMHPP2023005),2023.8—2026.8,100.0万元,项目负责人。

结题项目:

1.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首都临床诊疗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专项,扶正消积丸干预转移性胰腺癌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Z191100006619022),2019.8—2023.8,60.0万元,项目负责人;

2.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自主创新项目,基于复杂数据的肺癌中医证候智能诊疗系统研究(首发2022-2-4155),2022.1—2024.12,41.6万元,项目负责人。

论文论著:合著主编著作5部,副主编学术著作5部,编委著作22部;共发表学术论文215篇,第一/通讯作者论文136篇,其中SCI论文18篇(其中JCR Q1区论文12篇,总IF 99.1,单篇最高IF 13.5);总被引2986次,1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篇代表作入选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首都前沿学术成果,2篇代表作入选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高PCSI论文、高被引论文、高下载论文。

专利、软著:授权专利3项;

科技奖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青年创新人才奖(CXRC2023-05);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二等奖1项(XS20102-12 LC-05-R-05)

人才项目:

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培训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北京中医药新时代125工程(领衔)培训项目培养对象(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

北京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花宝金学术继承人(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

京津冀中医、中西医结合“晨曦60”计划优秀人才(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团队项目:

中医药肿瘤科学数据系统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央高水平中医医院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提升项目)

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基于调气解毒学说的中医肿瘤传承创新团队,骨干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创新团队及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调气解毒”肿瘤防治与转化创新团队,骨干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

花宝金专家团队、姚魁武专家团队,成员(北京名中医身边工程)

荣誉称号:

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 1%

中华中医药学会“年度中医药青年科普人物”称号(2022)

第一批青年中医药求真学者(2020)

北京医师协会第七届北京优秀医师奖(2020)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优秀社员”称号(2018)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2021)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杰出青年”专家称号(2021)

中国中医科学院“裴元植”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22)

基本情况:

兼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医临床思维课程负责人,承担教学任务8项,主持教学课题5项,副主编、编委教材6部,临床带教学员81人。

研究生、博士后培养情况:

在站博士后1名,在读博士研究生4名,在读硕士研究生7名

培养出站博士后2名,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