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发布时间:10-23   阅读次数:5122  

关闭

信念坚定 毕生奉献—追忆李连达院士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前称为基础医学研究室(简称基础室)始建于1974年,到现在已经走过了44个年头。基础室的奠基人李连达院士坚忍不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真理的风骨,勇于创新、基础结合应用以及继承与发扬相结合的学术思想影响了我们基础室的几代人。李院士的信念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医药事业”,为了这个信念,他奋斗奉献了一生。

创业艰辛 百折不回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西苑医院中药基础研究刚刚起步,科研队伍人员缺少,仪器设备简单落后,但是大家热情却非常高昂。李院士是北京医学院毕业的西医大夫,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儿科做临床医生,通过西学中班的学习和深入临床实践,很好的掌握了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应用。在临床治病过程中,他发现中药治疗儿科疾病有确切疗效,但限于剂型的单一,有些急症得不到及时治疗。他一直想弄明白中药到底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其中的药理药效是如何产生的,能不能通过改造剂型发挥更好更快的作用。正是在那个时代强烈求知的冲动下,这个儿科临床医生改行干起了中药的基础研究,并在1974年组建了基础医学研究室。建室初期的条件十分简陋,经费严重匮乏。李院士没有任何为难情绪,自己动手一个困难一个困难的解决。大家都听说过李院士在厕所里做实验,也都知道他曾经因改造实验台造成严重腰部扭伤,这些都是他创业的一些小故事。创业难,守业更难。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国家下拨的经费突然减少,没有课题做,人心浮动,科里工作人员人心涣散,一些人上班下棋,打乒乓球,织毛衣,医院一度想撤掉基础室,李院士看到这种情况心急如焚,亲自开展对外联系,为企业开发保健食品、新药和提供技术服务,地奥心血康就是我们和企业联合,研发中药新药的成功案例。在李连达院士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上和大力支持下,我们作为研究室主任的继任者,坚持了李连达院士对研究室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广泛与国内外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既解决了经费不足的问题,也提升了药理学研究的水平,建立了诸多的新药评价方法和体系。李连达院士作为主编之一的《中药新药研究指南》(药学 药理学 毒理学),成为卫生部药政管理局指导全国中药新药研究的范本,和当时中药药效学评价标准及技术规范,并在全国推广应用,确立了他及实验室在中药行业中的学术地位。

文化自信  学术自信

李院士是北医毕业的西医大夫,但是在工作实践中认识到中医药是中国的国粹,民族的瑰宝,千年的文化传承在这代人手中应该发扬光大,不能盲目崇拜西医西药,应该百花齐放,走西医,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我们应该有文化自信,更要有学术自信。

为了证实中药疗效及作用机理,李院士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心肌细胞培养并培养成功,在此基础上相继建立了多种细胞病理模型,开展了多种中药及有效成分的药理学研究。同时还在国内首次建立了系统的犬心肌缺血模型和血流动力学检测方法。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应用这些模型完成了40种活血化瘀药的筛选和研究,完成了国家95课题“八个活血化瘀经典古方的研究”,多篇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引起同行们的关注,但是有人就是不信一个中医大夫能做出这种水平的工作。有个同行著名教授,不打招呼,亲自跑到实验室查看实验是不是真的,李院士知道后,热情邀请她来实验室指导工作,经过多天的观看实验,她再也提不出什么质疑,还把实验室的青年研究人员刘建勋,推荐到当时只有西医院校和科研单位专家参加的中国药理学会心血管专委会,并与这位著名专家成为忘年朋友,合作多年。八十年代初西苑医院和日本津村顺天堂达成协议,对冠心II号进行合作研究。但是日方的实验结果一直不理想,李院士把日本同行请到我们实验室,观摩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法,又到日本演示实验给他们看,让他们心服口服。1988年基础室在李院士的带领下开始中药新药研发,其中就有李院士在儿科临床上使用多年的经验方“金莲清热颗粒”,当时的新药研发不像现在这样规范,生产出来的新药中试产品需自己找临床单位做预试验,我们的工作人员来到海淀医院,请那里的医生帮助观察临床疗效,但是作为一家西医医院,对中药的疗效抱有质疑态度,非常勉强的说了声“放那儿吧!”,过了些日子,我们进行回访,出乎意料的是曾对中药疗效持怀疑态度的医生笑脸相迎,问我们还带来新的药品没有。她告诉我们,正好赶上最近流感病毒肆虐,很多病人感冒发烧住进医院,用抗生素点滴怎么也退不了烧,吃了我们的金莲清热颗粒很快就退烧了,一传十,十传百,正在观察的药一下就不够用了。我们回去给李院士汇报,他笑着说,对于我们自己研发的中药一定要有自信,用事实说话。

基础室发展40多年,“活血化瘀”始终是我们的研究方向。现代医学定义的很多心脑血管疾病都可归为“血瘀证”范畴。几十年来,在李院士的带领下,我们在心脑血管方面建立了多种动物模型和检测手段,证明血瘀证与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血小板活化和黏附聚集、血栓形成、组织和细胞代谢异常、免疫功能障碍等多种病理生理改变有关, 其中以心脑血管病为主,也可包括感染、炎症、免疫功能和代谢异常等多种疾病,发展了血瘀证理论, 揭示了血瘀证的科学内涵,2003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中医药学界自1984年国家始颁科技进步奖以来,第一次获此殊荣,为从事中药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工作人员的热情起到了极大的提振作用。近年来,我们继续沿着这条道路往前走,从物质基础到系统生物学,从病证结合拟临床研究到气血理论阐释,将活血化瘀理论进行了深化和发展。

思想开明 帮扶后生

李院士是全国知名专家,他对科室的后生在学术上总是鼓励和帮助。八十年代,人事制度远没有现在宽松和灵活,很多单位年轻人想出国深造或者想换单位都会遇到阻力,而李院士从来不会卡着不放,而是以开明的态度鼓励年轻人自由选择去留,并嘱咐大家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好好学习好好干;他总是自豪的说:从我们科室出去的年轻人个个都是小蛟龙!对来到科室工作的同志,他总能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安排合适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并放手让大家干。对于优秀的人才他大力举荐,排除各种非议争取破格晋升的机会,把年轻人推到前台,承担更多的重担。从我们科室走出去的同事,有的担任了科室主任,有的担任科研副院长,有的担任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还有的是医院院长,成为中药行业的骨干。1994年他年满60岁的时候,把主任的职位交给刘建勋研究员。交班之后,他从不干涉新主任的决定,而是手把手告诉新主任,怎样带队伍,怎样拓展研究方向,扶上马再送一程,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研究室不断发展和壮大。

凡是听过李院士报告的人,无论你赞同或者反对他的观点,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思路清晰,言语犀利,不知不觉中被他严谨的逻辑性陈述所说服。我们在李院士身边的工作人员更是感同身受。他给我们开科会,从来都是直入主题,切中要害,不拖泥带水,不似是而非;给我们布置工作,从来都是一二三四,条理清楚,不啰嗦,不废话。受他的影响,我们的科研人员也都培养了良好的科研习惯,重学习,免空谈;讲效率,少拖沓,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他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只有一条,就是学术进步,反对溜须拍马,反对请客送礼。在他的影响下,科室的工作人员个个脾气秉性都像他。说话直,宁折不弯,“不懂人情世故”成为了我们科室的小气候。对于意见相左的同事,学术上争辩的再厉害,在晋职、有好的发展机会和举荐的时候,我们都绝不打压阻挠,而是全力支持。这已经成为历届主任自觉的行为准则。

李院士病重期间曾经坐着轮椅回到他奋斗了一辈子的实验室里,看一看,摸一摸,他对那些陪伴过他的实验仪器充满了感情,对一起工作过的老同事及身边的工作人员更是恋恋不舍。他拉着即将卸任退休的林成仁的手,虽然已经说不出什么话,但表露出对基础室未来充满信心。他还分别和实验室一些工作人员和学生一起合影,把最后的身影留在了实验室……

李院士是西苑医院基础室的创始人之一,为基础室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毕生献给了祖国的医药事业,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是我们室的骄傲,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在为李院士筹备追悼会之际,领导把书写追悼大厅入口两侧挽联的任务交给刘建勋研究员,他凭着对李院士人格品质和学术贡献的深刻了解,凭着感恩之情和追念之情,拿起笔一挥而就“学者风范直言不阿 风骨磊落浩气长存;国药大家创新求是 成果丰硕功垂千秋”,李院士之子看过之后激动的说:“这32个字,很好的概括了我父亲的一生,谢谢”!

李院士逝去了,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将秉承“团结进步求实创新”的室训,秉承李院士的学术精神、学术思想,为中药现代化,为发展中医药事业,继续砥砺奋进,再创辉煌。

刘建勋 林成仁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